中国企业注册资讯网

站内留言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站长推荐: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中国企业注册资讯网 > 资讯中心 > 企业融资 > 文章内容

利率下调压力正在加大

2009-3-10 15:48:25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查看评论



  上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其货币政策分析小组的《2001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仔细阅读这份洋洋2万多字的报告,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中央银行对目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如果以最为简单的语言概括这份报告对经济走势的判断,就是两个字——趋缓。在这种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无疑正在面临着调整的关口,利率下调的压力正在日渐加大。
  正视“9·11”事件对中国经济影响
  毫无疑问,“9·11”恐怖袭击事件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转折点,它加剧了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必将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汇率稳定等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对此,中央银行进行了客观的分析,这种分析对正确把握货币政策的走向是十分有益的。
  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国内市场需求必然进一步萎缩,这对包括中国在内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央行认为,这一突发事件对出口贸易的额外影响很可能有一个季度的时滞,也就是说,明年上半年开始我国的出口难度会进一步加大。央行的这一判断已经在近来我国外贸形势上得到了印证,一个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秋季广交会交易额的下降。
  由于我国出口贸易的阻力增大,贸易顺差会加速减少,从而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同时由于国际油价仍会上涨,今年我国的进口原油支出会相应增加,这也要减少我国贸易顺差。尽管我国外汇储备刚刚突破2000亿美元,但仍不可对外汇储备未来可能的下降掉以轻心。
  人们目前对汇率水平十分关心,中央银行在这方面的判断为,由于美元汇率很可能仍会走贬,如果人民币与美元汇率保持相对稳定,人民币因此对其他货币会相应地走贬,幅度很可能比“9·11”事件前预期的要大,估计在5%—10%之间。
  最为关键的是对我国利率水平的影响。由于“9·11”事件后,各主要工业国家纷纷表示要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以减轻事件对本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估计今年内全球的货币态势将进一步松弛,这可能对我国利率的总体水平产生向下的压力。对中央银行的这一预测,人们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经济发展趋缓亟待货币政策支持
  虽然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态势,但不可否认进入第三季度之后,这种走势已经受到了遏制,整个经济呈现趋缓的迹象。因此央行的分析报告认为,短期内国民经济走强的可能性不大,促进经济回暖尚需宏观政策的坚定支持。
  央行的这种判断是基于对经济形势的全面分析。进入第三季度之后,工业生产增势减缓,效益增幅出现回落。统计数字显示,1—9月,全国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9597亿元,增长10.3%,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比6月末下降0.7个百分点。
  从工业企业效益总体水平上看,进入三季度后,其综合效益指数开始徘徊不前,主要效益指标增幅明显回落。今年1—7月、1—8月和1—9月份的综合效益指数分别为118.5、118.7和119.2,其中,1—8月份与1—9月份对比,产品销售收入分别增长13%和12.3%,增幅持续回落。1—9月亏损企业亏损额由1—8月份下降0.03%转为上升4.1%,这是从1999年初企业亏损额持续下降以来出现的首次上升。
  进出口增幅双双回落,出口形势更加严峻,这一状况也印证了央行对经济走势的判断。1—9月累计,进出口总值376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0%,增幅下降26.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7.0%,下降26.1个百分点;进口增长11.2%,下降27.5个百分点,累计实现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减少56亿美元。今年贸易顺差少于去年,意味着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减弱,扩大内需的压力加大。
  在过去的几年中,为保持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扩大国内需求一直是宏观政策的着眼点,但由于居民的实际收入,特别是农村居民纯收入增幅下降,使广大的农村市场开拓困难,阻碍了消费需求的扩张。收入增加缓慢,再加上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处于完善阶段,人们对未来支出会增大的预期较强,使居民消费和投资意向趋淡,储蓄和持币呈上升趋势。1—9月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实际增长4.7%,低于实际收入增长。
  在这种经济背景下,除了国家可以继续大量发行国债扩大投资外,外贸和消费这两驾马车目前很难起到拉动经济的作用,因此,需要在货币政策上适当作出积极的调整。
  利率下调的杠杆作用渐显
  经济发展趋缓的情况在金融领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尽管今年第三季度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但货币供应量增势趋缓较为明显。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5.2万亿元,同比增长13.6%,比上年末下降0.4个百分点,增长速度仍保持在年初预定的13%—14%调控目标内;狭义货币M1余额5.7万亿元,同比增长12.3%,比上年末下降3.7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余额 1.51万亿元,同比增长8.4%,比上年末低0.5个百分点。
  与此相对应,贷款的增势也在减缓。9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0.9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2.3%,增幅比去年同期低1.8个百分点。进入三季度以来,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幅出现明显回落,但各金融机构的资金还是十分宽松的。
  显然,要促使经济尽快回暖,适度加大货币供应量就显得十分迫切。而在目前商业银行自主经营的条件下,中央银行不可能用行政命令强迫银行贷款,只能利用利率杠杆的调节,使得银行和企业都能有发放贷款和要求贷款的积极性。
  调整利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通货膨胀率。今年以来大部分商品价格继续走低,价格上升的压力减弱,这为利率下调也提供了可能。在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月环比微涨0.1%的基础上,9月份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9%。与去年同期相比,9月份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1%,企业商品价格继续保持今年以来平稳下降的运行态势。
  在这种背景下,央行应立足国内市场,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分析报告指出,第四季度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加大货币政策操作力度,增加货币供应,防止经济进一步减缓的趋势。为此这一报告提出要继续充分发挥公开市场操作灵活及时的特点,适时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加大逆回购操作力度,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同时适度增加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金融机构要继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信贷投入,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为了协调本外币利率政策,充分发挥利率杠杆作用,在今年上半年先后五次下调美元等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的基础上,今年第三季度又三次下调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目前,一年期美元利率已由年初的5%下调至2%,已经低于人民币2.25%的一年期利率。本外币利率的这种矛盾需要及时得到解决。
  央行的报告建议,人民银行将根据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企业资金供求状况,同时,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变动情况,适时协调本外币利率关系,发挥利率杠杆作用。从这些表述中人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目前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人民币利率下调的可能性正在加大。而适时调整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回暖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果真如此,央行的这份分析报告无疑便为宏观决策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相关文章列表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全部评论 ]

网友评论:

    用户名:

    评   分: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关于本站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下载声明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