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业资讯网

站内留言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站长推荐: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中国创业资讯网 > 资讯中心 > 我要创业 > 创业故事 > 文章内容

丁鸿敏:一个浙商靠“三十六计”成业界大亨

2010/2/3 15:35:14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查看评论
编者按:考察德华成长的历史,记者发现,在“德为本”的“大道”之下,在市场竞争领域,丁鸿敏似乎熟谙兵法,胸有丘壑:从创业的那天起,他以一招“无中生有”开始,在“无木之乡”德清县创办了德华木业,;经过十几年的运筹帷幄,他将一部企业的发展史,写成了一部创新的“三十六计”……



德华集团董事长丁鸿敏



  汶川大地震给中国企业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

  “如果你的房子结构好,基础牢,抗震能力就强,地震来临时就不会房倒屋塌,就算有些损失,也不至于有性命之忧;如果本身基础就不牢,或者是危房,那就很容易被地震夷为平地,损失惨重。”

  今年7月,德华集团董事长丁鸿敏与万向集团交流上半年企业经营情况时,中国企业界的“常青树”鲁冠球对他讲了这样一番话。

  无论从哪个角度说,浙江经济都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地震”,而且“余震”还远未结束。不过,并非所有的企业在这场“地震”中受损——一些行业内的“领头羊”企业,甚至希望借着“地震”的威力,完成行业的洗牌,提升行业水平,并在转机来临时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事实上,德华木业就是这样的一家行业“领头羊”企业。自1993年公司创办以来,丁鸿敏用了15年的时间,不仅将其打造成了全国装饰板产销规模最大的木业企业,而且通过上市和一系列的企业创新,大大提升了行业的整体水平。

  考察德华成长的历史,记者发现,在“德为本”的“大道”之下,在市场竞争领域,丁鸿敏似乎熟谙兵法,胸有丘壑:从创业的那天起,他以一招“无中生有”开始,在“无木之乡”德清县创办了德华木业;经过十几年的运筹帷幄,他将一部企业的发展史,写成了一部创新的“三十六计”……

  创新第一计:无中生有

  题解:德清是一个没有木材资源的浙北小县。但丁鸿敏带领德华人在这个“无木之乡”办起了全国装饰板产销规模最大的木业企业,并带动整个湖州成为“木业大市”,是为“无中生有”。

  有些人的一生,似乎注定要与某种东西打一辈子交道,并将生命的能量和才华都投注于其上。比如丁鸿敏,就与“木”结下了不解之缘:小时候做木工,自然整天与木为伍;后来做钢琴厂厂长,大多数的时间依然是与构成钢琴的木板为伴;如今做木业,更是经年累月以木为业,为木而生。年方45,却与木头打交道20多年,以致丁鸿敏自嘲:做木头做得都有点“木头木脑”了!

  然而,在中国文化中,“木”却与“呆”意无缘。它因主于东方,应于春天,代表着生长,升发,条达,顺畅,却是“聪明”的同义词。事实上确是如此。温柔敦厚的外表之下,丁鸿敏其实生机勃勃,奇思不断。30岁那年,他“无中生有”创办德华木业,就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奇思怪思”。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时,丁鸿敏已经担任了3年的国营湖州钢琴厂厂长,对钢琴这个行业有了充分的了解:作为国家管制的教育用品,钢琴市场非常有限,而湖州钢琴厂远没有珠江、上海等几家大型企业有竞争力。但是,作为构成钢琴的重要原材料——人造板,国内厂家都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不但市场需求庞大而且价格奇高……既然如此,何不自己去做这种人造板? 1993年初,丁鸿敏靠366万元原始资本,创办了浙江第一家贴面板企业——浙江德华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与许多草创期企业的境遇一样,创业之初的德华是个“三无企业”:没有资源、没有技术、没有设备。但出身农村,受过无数苦难的丁鸿敏,并不惧怕这些困难:没有技术,他跑了四次上海,将国内的人造板权威专家请到当时尚不通公路的德清洛舍;没有原料,他在三九寒冬钻进天寒地冻的东北林业基地,一根根寻找优质木材;没有设备,就买台湾企业退役的二手设备……

  凭着这股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的干劲,企业投产当年便实现销售收入2200万元,完成税利150万元。也正是凭着这股干劲,在以后的10多年中,丁鸿敏在德清带动、培育出一个年产值40多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万个,产量占全国1/3的庞大产业,使湖州这个“无木之乡”成为“木业大市”。

  创新第二计:调虎离山

  题解:“甲醛猛于虎。”人造板中的甲醛等有毒化学物质,是人们追求“环保”、“健康”生活的死敌。将装饰木板中的甲醛含量降到最低,直至不含甲醛,是为“调虎离山”。

  “我们的实践证明,企业强调社会责任,收益最大的还是企业本身。或者说,对社会责任的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之一。”丁鸿敏在向记者谈到企业经营理念时,首先强调了以“德为本”——对社会责任的承担。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环保产品的不断研发。

  直至1990年代末期,中国的建材工业由于行业门槛相对较低,法制环境不够完善,使得行业内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各类甲醛含量严重超标的人造板在市场上猖獗一时,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面对这样的市场格局,丁鸿敏认为,先行一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改善消费环境,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德华“德为本”文化精神的应有之义。为此,早在国家《室内装饰材料有害物质限量》10项强制性标准正式执行前2年的2001年,德华便开始着手研制甲醛释放量达到欧洲E1级标准的新一代环保型产品。2002年初,该产品研发成功并通过省级鉴定,为公司实现产品的全面环保化奠定了基础。2004年,德华以更高的环保要求为起点,组织技术力量首先研制开发出了E0级胶粘剂(甲醛释放量≤0.5mg/L),并用此胶粘剂生产出了E0级薄木装饰贴面板,使德华集团的木制品全面达到国际标准。2005年,德华又进行了无醛级产品开发的技术攻关,并再次取得成功,使公司的产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板材。

  在丁鸿敏和他的德华的推动下,贴面板行业刮起了一股绿色旋风,引起了行业内的“环保风暴”:一些此前大量生产甲醛严重超标贴面板的企业,也被迫转产环保产品。市场环境为之一新——曾经那种走进建材市场,空气中弥漫的甲醛呛得人泪流满面的场景,成了中国建材发展史上永远的过去时。

  德华在研发了一系列的环保型贴面板后,每一张环保型贴面板的生产成本要比非环保产品贵1元,这意味着德华每年要多承担近2000万元的成本。但丁鸿敏毫不迟疑地拍板:德华全部生产环保型贴面板。“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家,必须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一个要推动行业进步的企业家,也应该支付必须的道德成本。”他说。

  创新第三计:树上开花

  题解:木业企业,要消耗木材,特别是人们对高级木材的需求,要付出大量消耗天然木材资源从而影响生态环境的代价。但德华集团以普通木材为原料研发的“重组木”,代替了楠木等天然珍贵木材,是为“树上开花”。

  2005年的一天,中国林科院数十名专家教授在参观德华兔宝宝陈列室时,丁鸿敏拿了两块木板,让他甄别它们的区别。专家们端详许久,没有发现它们有何分别。

  这时,丁鸿敏告诉他们:他左手拿的木板以天然檀木为原材料;而右手拿的,则是德华以杨木、杉木等普通木材为原材料研发的“仿真珍贵木”。

  重组木的仿真程度,让专家们惊讶不已。他们知道,这种“仿真珍贵木”,在国际上的专业名称叫做“重组木”,它用可再生的速生木材取代天然珍贵木材来生产高档装饰板材,是木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终极通道。在全世界,仅有意大利的一个厂家有此技术。他没有想到,中国的德华木业竟然也掌握了这一尖端技术。

  对丁鸿敏来说,“重组木”技术不仅是德华奠定行业地位的重要法宝,更是德华近年来利润增长的“秘密武器”。而这,依然是源于丁鸿敏对“环保”更深层次的追求。

  “环保不仅仅是对人体没有伤害,更高的要求是对环境没有破坏。”如何解决人类无止境的需求与有限的环境资源这一对矛盾?

  丁鸿敏通过科研创新,以“偷梁换柱”的手法破解了这一难题。2002年开始,德华与南京林业大学等全国多家科研单位合作,经过3年时间,耗资2000多万元,2005年,“重组木”生产技术终于在德华宣告成功。

  这项全球领先的新技术,是以杨树、桉树、杉树等生长周期为8至10年的普通速生木材为原料,经过多种处理,使仿真产品产生与天然木材极为相似的颜色和纹理,并克服了天然木材节疤、蛀孔等不可避免的缺陷,是一种几乎没有缺憾的装饰材料。

  “重组木”技术的成功,不仅使檀木、柚木等各种珍贵天然木材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而且大大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2006年,重组木正式在德华投产,此后每年产量飙升,产品远销欧洲、北美、东南亚等世界各地。今年上半年,仅“重组木”产品的销售额就达2亿元人民币,占德华木业总产值的20%.

  创新第四计:围魏救赵

  题解:德华集团在江苏、安徽、福建、江西等宜林地区,大面积营造人工速生林,以解决公司所在地德清“无木”的现实,是为“围魏救赵”。

  2005年前后,中国的房地产业飞速发展。胡润的“中国百富榜”上,房地产商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这段时间,有资金的企业进入房地产行业,很少不赚个盆满钵满的。

  丁鸿敏不是没有看到这点,也不是没有动心过,但他最终没有进入地产行业。他听从了一位林业界前辈的劝告:“你进入房地产行业,可能会赚一笔钱,但你永远进不了房地产业的前10名,同时也会失去你在装饰面板行业的地位;但你如果把这笔钱投到你的林业上来,你不仅做了一件大的善事,还会为你的主业提供未来的资源。”

  这一劝告令丁鸿敏做了一个非常的决定:组建浙江德华林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实施50万亩速生林战略。

  做出这样的决定,还源于丁鸿敏对木材市场的观察: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人造板制造国,并持续保持快速增长,这将对木材资源产生庞大需求。而我国现有的人工林中,年可采伐量不足3000万立方米,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基于这样的原因,丁鸿敏判断:大面积营造人工速生林,有利于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必将成为我国木材利用的主要原则和林产工业的发展方向。

  于是,2003年起,德华集团开始着手实施50万亩速生工业原料林基地计划。根据规划,德华将在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江西等宜林地区,以“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利用各地的荒地、荒滩、荒坡,在不占用耕地的前提下建立人工速生林基地。同时,德华还依托南京林业大学,浙江林学院等高校科研开发和技术指导,建立了省级骨干苗圃,并成功培育出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种植的首批南方型杂交欧美黑杨良种47种。整个项目分两期实施:2005-2009年实施一期工程,完成25万亩速生林基地建设;2009年至2014年实施二期工程,再建设速生林25万亩,累计共建立速生林基地50万亩。

  截至目前,公司已在浙江、江苏、湖北、福建、江西等地方营造了20万余亩速生丰产林基地,预计今年年底可提前达到25万亩的规模,每个轮伐期可产出大径(树木直径)级工业用材310万立方米,满足企业未来发展对原材料的需求。

  创新第五计:釜底抽薪

  题解:通过技术创新,充分利用各类木材采伐加工剩余物、废弃物及“次、小、薪”材资源,大幅提高木材利用率,是为“釜底抽薪”。

  有关数据表明,我国木材年人均消费量为0.22立方米,而世界人均木材消费量为0.68立方米,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在1立方米以上,瑞典则高达6立方米。这样一个巨大的差距,显示了未来中国对木材消费的强大需求。

  然而,同时存在的另一种情况是: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林业资源却相当匮乏;然而在木材资源的利用上,却存在着惊人的浪费。

  因此,能否充分利用现有的木材,最大限度减少浪费,就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成本问题。在更高的层面上,它还是一个企业的德性。

  “德华如果不能在提高木材利用率方面有所建树,怎么算得上是‘德为本’呢?”丁鸿敏自问。为此,他组织技术人员,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也推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目前,国外的同类产品表面所贴的珍贵木皮厚度约为0.5—0.8厘米,而德华集团创造性地将贴面薄木厚度降到0.20—0.25厘米,使珍贵木材利用率提高了3倍多,被国外同行称为“东方智慧创造的奇迹”。

  为综合利用各类木材采伐加工剩余物及“次、小、薪”材资源,公司还开发了节材型实木工艺复合门——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加工剩余物化零为整,将零碎木料拼接成材的“指接拼花”技术。目前,公司已形成具备防盗、防火等功能的7大系列130多个品种的木门生产能力,年产木门2.5万套。

  2005年,作为浙江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德华集团开始尝试从资源再造到各类木材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循环发展模式:以木材加工业创造的利润发展速生林,以速生林建设为木材加工提供原材料,如此良性互动,周而复始。

  “在木材加工流程中,我们规划了对人工速生林的‘整株利用’经营模式,以充分利用木材的加工剩余物和废弃物。”丁鸿敏说,这一模式的特点在于,除了对大口径木材的直接利用外,还将形成年产1.5万立方米空心挤压刨花板生产规模;利用木材加工的废弃物——木质纤维(木屑、砂光粉、秸秆等)复合废旧、回收塑料,生产可广泛应用于园林、建筑、装饰等行业的新型木塑复合材料,形成年产2万吨新型木塑复合材料生产规模——这两项技术,将使木材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未来连环计:远交近攻,金蝉脱壳……

  “德为本”文化精神下层出不穷的企业创新,为德华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在今年浙江企业普遍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德华集团却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今年上半年,德华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2.24亿元,同比增长28.21%;完成销售收入13.42亿元,同比增长30.12%;实现税利8705万元,同比增长26.40%;其中利润5900万元,同比增长22.00%.

  面对这样的成绩,丁鸿敏感到欣慰,但并不自满。他告诉自己的团队成员:“居安必须思危。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而应冷静对待;不能大手大脚,而应精打细算;不能好高骛远,而应脚踏实地。”

  沉着冷静、善用计谋的丁鸿敏,已经为企业的未来设下了“连环计”。

  “远交近攻”——这是丁鸿敏在产业链上的战术思想。在他的蓝图中,德华集团将以资本运作为主要手段,以参股、控股、收购、兼并为主要方式,以贴近市场、贴近资源为战略投资指导思想,以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强化竞争优势,做大企业规模为主要目标,在木制品加工及相关产业不断加大投资力度。

  今年上半年,德华已经投资800万元,实施德艺门业欧式窗项目;出资3500万元,收购浙江贝亚克木业有限公司控股权;出资2600万元,收购江西绿海木业有限公司、江西绿野木业有限公司控股权,为拉长产业链迈出了重要步伐。

  “金蝉脱壳”——这是丁鸿敏对企业运作模式的规划。德华将逐步改变原有的产品制造——销售模式,将原来大量沉淀在制造环节的各类企业运营资源转移到林业基地、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网络建设等环节,而把单纯的制造业务,通过资本合作、贴牌、委托加工等方式,转移到原材料资源与商务成本具有比较优势的中西部地区,以实现真正的现代企业运作模式。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全部评论 ]

网友评论:

    用户名:

    评   分: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关于本站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下载声明 - 友情链接 - -